加快推进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
夯实乡村振兴产业基础
加快推进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,是促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重要举措,是发展特色现代农业、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现实需要,也是探索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、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然要求。在推进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过程中,嘉兴也涌现出了浙江华腾牧业、潜福食品、嘉善碧云花园等成功典型案例,但还存在着一些问题,一是三次产业融合不够,提质增效不明显。二是经营主体层级不高,产业带动力不强。三是经营模式单一雷同,产品特色不明显。四是专业人才严重短缺,可持续发展乏力。为此我们建议要以乡村振兴战略为行动纲领,以特色农业产业和特色农村资源为基础,以产业兴旺为主线,以培育现代农业经营主体为重点,以科技兴农为支撑,持续推进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。
1.加快出台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规划。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关于推进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决策部署,重点在特色产业区域布局、龙头企业领头雁培育、产业链构建、利益联结内生机制及配套扶持政策等方面进行科学规划。加强部门协作和上下联动,实现多规融合,切实增强规划的可落地性。
2.加大现代农业经营主体扶优扶强力度。出台一系列能引导现代农业经营主体健康发展的扶持政策,在建设用地保障、信贷保险、财政扶持等方面集中财力、物力重点支持融合效果好、引领作用强、经济效益好的现代农业经营领头雁。
3.发挥当地资源优势打造特色品牌。围绕特色农业产业,大力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,构建农业全产业链体系,实现农业提质增效。依托农村特色资源,大力推进休闲农业发展,开发一批具有区域特色农旅项目,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增加。紧扣知名品牌创建,以“三品一标”为抓手,鼓励和支持现代农业主体争创农产品知名品牌,加快推进“嘉田四季”“金平湖”等区域公共品牌培育,全力提升全市农业品牌影响力和核心竞争力。
4.完善科技兴农、人才兴农政策体系。进一步加强新技术、新模式、新理念示范推广激励政策,提升农村三次产业融合的科技含量,完善向科技要效益的机制体制和政策环境。进一步加强现代农业经营主体经营者的培养,造就一批有文化、懂技术、会经营、善管理的农业人才队伍。进一步加强涉农专业知识教育培训和新型职业农民培养。进一步加强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和农技推广队伍建设,打造一支热爱“三农”专业技术队伍,为我市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。